阳中藏阴,阴中寓阳。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聚合而生,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阳与阴两种属性。《类经·运气类》云:“天本阳也,然阳中有阴;地本阴也,然阴中有阳。此阴阳互藏之道”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云:“天有阴阳,地亦有阴阳,故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”。又云:“在天为气,在地成形,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”。 阴阳二气的交互感应,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原因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阴阳者,万物之能始也”。又曰“积阳为天,积阴为地”。阳化气阴成形,阳气布散为天,阴气凝聚为地,通过天气下降,地气上升,阴阳二气交感摩荡,从而化生宇宙万物,推动并主宰着它们的发展变化。 。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分别代表了属性相反的现象或事物,或着同一现象或事物内部的相反属性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阴静阳躁,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。……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;阴阳者,血气之男女也;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;水火者,阴阳之征兆也”。这种对立现象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,对立双方相互排斥、相互压制、相互斗争、相互牵掣。《内经》称“制约”为“胜”,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曰:“阴不胜其阳,则脉流薄疾,并乃狂;阳不胜其阴,则五藏气争,九穷不通”。《类经·附翼医易义》曰:“动极者镇之以静,阴尤者胜之以阳”。对阴阳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。 《素问次注》曰:“阳气根于阴,阴气根于阳;无阴则阳无以生,无阳则阴无以化”。阴阳相依包含阴阳互根和阴阳互用两层关系,阴阳互根指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基础,如寒与热,寒属阴,热属阳,在没有属阴之寒为参照划分的前提下,也就没有属阳之热了,反之亦然。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资助促进,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;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”。云为清雨为浊,云为阳雨为阴,地上的水汽蒸发上升形成云,天上的云下降就成了雨。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向其相反的一方转化,阳可化阴,阴亦可化阳。阴阳的转化与阴阳的消长同中有异,阴阳消长的过程是缓慢渐变的,而阴阳转化则是在阴阳消长基础上发生的迅速的质变过程。阴阳互藏
。
阴阳交感
。
阴阳对立
阴阳相依
。
阴阳转化
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