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注重提升人的品德,认为宁静致远的心境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不光有助于养生,还能延续人对社会的价值。《道德经·第五十二章》说:“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。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”也就是说,塞上欲望的孔穴,那么终生都不会有烦忧之事,如若为了感官之欲而行事,则终生无药可救。老子意在告诫人们不可过分追求外界物欲,利欲熏心只会迷失真我,对外物的过度思虑则会劳形伤身,背离养生之道。 《黄帝内经》指出过食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,会对人体五脏六腑产生相应的损害,同时也发出“饮食淡薄之多寿也”的感叹,印证了道家追求饮食清淡的长寿秘诀。另外,根据前述老子“适欲”的思想,后世医家陶弘景在《养性延命录·食诫篇第二》中对饮食调养作了进一步的补充:“养性者,先饥乃食,先渴而饮。恐觉饥乃食,食必多;盛渴乃饮,饮必过。”饥渴过度,必会导致食物、水分摄入过多而伤身,应当避免食欲支配行动,在欲望之前摄入正常的食量。 先秦道家十分重视导引、吐纳的养生和治病作用,《庄子》中将导引呼吸作为养生的关键。《庄子·刻意》中有云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……此导引之士,养形之人,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。”很多著名的健身功法均有导引吐纳的智慧,如华佗的“五禽戏”、马王堆出土的“导引图”,以及胎息图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。医圣道医的“五气朝元”养生功可在吐纳中沟通自然能量,培蓄体内真炁,达到按摩脏腑,修振养性,延年益寿的目的。一、认识生命规律——阴阳平衡
二、顺应自然法则——顺势而为
三、道家养生方法——动态调养
(一)精神内守。
(二)清淡饮食。
(三)导引吐纳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