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早期的神仙传记中多是此法成仙,都是希望通过食用某些药物达到炼养身体的目的。所服食的仙药有如草木类的百草花、苣胜实、桂芝、桑上寄生等,有如矿物类的水玉、云母、石髓、五石脂等,有如化合物类的汞硝化合物等。 。外丹乃是指用炉鼎将丹砂铅汞等金石矿物炼制成药,服之使人长生不死,这其实也属于服食仙药的一种。它包括了神丹、金液和黄白之术三种烧炼方法,炼丹所需的材料以及丹炉都非寻常之物,在当时属于皇家贵族的专享,所以仙传中对此的记载不如其他仙药多。 修仙之法又岂止一二可以言明,正如《文献通考》中所说:“道家之术,杂而多端”。类如服气断谷,《大戴礼记.易本命》中说:“食肉者勇敢而悍,食谷者智慧而巧,食气者神明而寿,不食者不死而神。”,这是关于辟谷理论最早的记载。类如黄赤之术,《道德经》中有云:“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,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”玄牝本为生命之源,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用于通神治病的仪式。类如行气炼气,《仙传拾遗》中记载了张良“炼气绝粒,轻身羽化”,诸子百家中的神仙家很早就将炼气作为修仙的基础,这也成为后期炼制服食外丹的重要辅助手段。余之种种在此就不做赘述。 修道就要绝情、就要六亲不认,这实属是莫大的误会。《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》云:“孝悌道之本,固非强而为。得孝悌而推之忠,故积而成行。行备而道日充。是以尚士学道,忠孝以立本也。本立而道日生矣。”其实道理很简单,不爱家国、不孝父母、不尊师长的人怎可能得道成仙。百善孝为先,这不仅是俗世者应尽的人事,修道者更应先修好人道,人道尽时仙道自现。 《太上感应篇》中写明了成仙之法:“欲求天仙者,当立一千三百善;欲求地仙者,当立三百善。”道教认为,“奉道诫,积善成功,积精成神,神成仙寿,以此为身宝矣”,各人的善恶之行上天自有功过格记录,行善有善报,作恶有恶果。由此可见,所积善行的多寡,不仅是修道者得道成仙的决定性因素,对想要延年延寿的百姓来说也有影响。 《道德经》有言:“罪莫大于多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”《抱朴子内篇》中也强调:“学仙之法,欲得恬愉澹泊,涤除嗜欲。”众多仙传中也有许多反映“人欲不除,仙道难近”的故事,足见若要修道,就要祛除世俗种种的名利欲望,回归纯真的人之本性。正所谓知足者常乐。道教认为欲念会引发诸多恶行,是成仙路上的一大阻碍,若要成仙达道,就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反复磨练自己。 《墉城集仙录》中有云:“学道在阴德,施惠解救也。用志莫大于守身奉道,其福甚大,其生甚固。”《仙传拾遗》中也认为:“广施阴功,救人济物,柔和雅静,无欲无为,至忠至孝……而上补仙宫,永除地简。”文中的阴功就是阴德,而我们平常所说的积德就是指积阴德。行善助人而不为人所知,潜移默化使身边人从善如流,从而善化天下,阴德累功,自然仙道不远。一、方术修炼成仙
(一)服食成仙
(二)外丹成仙
(三)其他方术成仙。
二、积功累行成仙
(一)纯孝成仙。
(二)善行成仙。
(三)祛欲成仙。
(四)积德成仙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