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真圣为“神”
“神”一字始见于西周,“示”字旁表示为祭台,“申”字表述为天空中的闪电,代表着供奉、尊崇某种自然现象。所以神的最初含义是指自然界的神,如风雨雷电、山川河流等,因此对应有雷神、水神、山神等。《说苑·修文篇》中记载:“神灵者,天地之本,而为万物之始也。”《说文解字》解释神为:“天神,引出万物者也。”这都说明了“神”是包含但不仅限于自然现象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源,并且“引出”一词还说明了神的创世性。除自然神之外,还有一种由“道”而化的人格神,如三清、四御、五帝等,例如地位仅次于三清的玉皇大帝,统御着十方三界,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位神。
后天真人为“仙”
“仙”字本义长生不老,升天而去。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:“屳,人在山上,入山长生,即仙字。”意为人入山中隐居修炼,避开人世欲望的一种生活状态。《释名·释长幼》中进一步描述了“老而不死曰仙”,更加具体的定义了“不死”是仙最为重要的本质特征。因此,仙是指经过后天修炼出异于常人的能力,得道升天,达到长生不死之人。民间广为流传的《八仙过海》故事,便是八位凡人经过自身修炼得道成仙。
神与仙的根本差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