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们印象中,道士往往通晓医术,所谓“十道九医”。此言不虚,医史上的确有许多修道而兼通医术者。特别是在汉唐之间的数百年中,道医几乎成为了当时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。除了熟悉的葛洪、陶弘景之外,还有鲍姑、雷敩、孙思邈、王冰、杨上善等也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道士都会“医术”,这就要从道教五术来进行阐述了。
道术一词,源出《庄子·天下篇》(见《庄子·天下篇》),与“方术”、“方技”是一个意思,道教中人也有称为“仙术”的。
道教五术,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对庞大复杂的玄学(秦汉前称方术也称巫巫术、同西方说法)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,即“山、医、命、相、卜”这五门学问。

一、山术

所谓“山”就是通过筑基、玄典、拳法、符咒等方法来修炼“肉体”与“精神”,以达到改变身心的一种学问。
筑基——是利用参玄、静坐法以控制精、气、神,进而改进体质的一种方法。
玄典——是以老子、庄子思想为基础,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。
拳法——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。
符咒——是一种用以通灵修炼的法术,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、趋吉避凶等等。

二、医术

所谓“医”,即以《道德经》中的“道”和《黄帝内经》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,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“道医学”流派。它包括服食、外丹、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,其精深奥妙之处,未涉足道家文化者大多难以理解。
中国古代的大医学家如医圣张仲景、药王孙思邈、神医扁鹊、药圣李时珍、抱朴子葛洪等,人们都熟知他们医生的身份,但是很少有人知他们另外的身份,他们都是道士!
又如祝由医学,元、明时期与针灸科、眼科、咽喉科、大方脉、骨科等十二个科目排名同列,即祝由十三科,作为一种官方化的巫医,被纳入官方医学范畴,成为古中医的重要补充部分。

三、命术

所谓“命”,就是透过易理命数的方式来了解人生,以洞达自然法则,进而改变人“命”的一种学问。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“紫微斗数”、“子平推命”、“星平会海”等。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。“命”是以推定人的命运,进而达到趋吉避凶,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的学问。

四、相术

所谓“相”,一般包括“相人、相宅、相墓、相天”等,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,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。

相人:它的理论基础是相由心生,包括气、面、骨、脚与手五大类,和中医所讲的望闻切问,是相通的。

相宅:研究阳宅的坐向以及建造格局,所谓的风水,风是指空气流通,水是指水源,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,是否易居。

相墓:阴宅风水对后代子孙阴庇,这是有道理的,中国人最大的信仰是对宗族的认可,四大文明古国,唯独中国没有崩溃,是有原因的。

相天:天人感应,通过天象观测,预测人世间的吉凶,这个很简单,农耕社会,靠天吃饭。通过观察,获取数据,分析后,以达趋吉避凶的目的。

五、卜

所谓“卜”,它包括占卜、选吉、测局三种,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,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 为“易断”及“六壬神课”。

占卜——所谓占卜,是以《易经》为理论依据,结合天、人、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。

选吉——主要著作以《奇门遁甲》为代表,通过布局、布斗、符咒等结合,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, 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。

测局——主要著作以《太乙神数》为代表,是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,推算国家政治命运、气数、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。

道教五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特别是五术中的“医”,是古中医传承最为完整的一部分,而将道教的“医”与现代中医技法相结合,实现真正的“医道合一”,让现有中医突破瓶颈,也让“道医”在这个时代重放异彩!

文字整理/华锦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