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运六气”即运气学说,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其起源肇始于医学典籍《黄帝内经》。有关运气学说的论述在《内经》中所占篇幅几近半数,专篇论述运气有:“天元纪大论”、“五运行大论” 、“六微旨大论”、“气候变大论”、“五常政大论”、“六元正纪大论”、“至真要大论”等七篇。其他如“上古天真论”、“四气调神大论”、“生气通天论”、“金匮真言论”、“阴阳应象大论”、“六节藏象论”、“宝命全形论”、“刺法论”、“本病论”、“岁露篇”等,都对运气学说有一定涉及。
“五运”,阐述的就是五行之气运行的规律,其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。古人将万事万物归于五行,五行不仅能归类代表有明显区别的事物,如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等;还能归类代表相似连续性的概念,例如:时间和时间阶段。
古人认为时间阶段也是依据五行相生的关系递进的,连续的年份如此,一整年中的五季(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)也是如此,这就是五运研究的内容。
“六气”的理论基础也是阴阳五行学说,是将一个整年分为六个时间阶段,进而研究每一个阶段的正常气候和异常气候的变化规律。因此,运气学说是根据时序结合阴阳五行的理论,来推算每年或每季的气候,并根据这些气候变化的规律来预测人体的多发病和发病情况,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。
干支理论
一、天干
二、地支
三、甲子
五运
一、大运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