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阳明大肠经,分布于食指、上肢外侧前、肩前、颈、颊、鼻旁,上接手太阴肺经于食指,下接足阳明胃经于鼻旁。本经有泻火消肿、通经活络等作用。上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手阳明大肠经的前10个经穴,本篇介绍后十个经穴。

十一、曲池穴。

功效主治:
具有清热解表、散风止痒、消肿止痛、调和气血、疏经通络的作用。主治外感热病、风热上扰的头痛、咽喉肿痛,风热犯肺的咳嗽、气喘;湿、热、气、血壅滞大肠,肠腑传导失职的腹胀、腹痛、吐泻、痢疾、便秘、肠痈及阳明郁热的乳痈等。还用于治疗上肢痿痹、瘫痪诸疾。
取穴定位:
屈肘成直角,当肘弯横纹尽头处;屈肘,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。
配伍应用:
1、配中脘、足三里、内庭,治便秘。
2、配肩髃、中脘、足三里,治呕吐、肝气犯胃。
3、配丰隆、风池,治痰厥头痛。
4、配睛明、攒竹、瞳子髎、太阳、合谷,治目红肿生翳。
5、配合谷、手三里、足三里,治疔疮。
6、配绝骨、昆仑、合谷、肩髃、手三里、足三里,治半身不遂。
7、配人迎、神道、章门、中府、临泣、天池、旋机、府俞,治胸中满。
日常养生:
1、发热感冒及咳嗽、哮喘时,可用刮痧板刮拭此穴,如有痧排出,可以迅速解表、退热。
2、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,每次1~3分钟,可改善上肢瘫麻、哮喘等症。
3、每日按压此穴1~2分钟,使酸胀感向下扩散,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。

十二、肘髎穴。

功能主治:
具有疏筋利节、舒筋活络的作用。主治肩部酸痛、肘部酸痛、臂部酸痛、麻木、瘰疬、挛急、屈伸不利、臂神经痛、肱骨外上髁炎、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、瘫痪、嗜卧等。
取穴定位:
屈肘,位于曲池上一寸;肱骨外上髁上缘,髁上嵴的前缘。
配伍应用:
配曲池,治肘臂疾病。
配肩髃、臂臑,治上臂疼痛不举。
配天井、少海,治肘关节拘挛疼痛。
配手三里、肩髃,治肘痛、屈伸不利。
配曲池、手三里,治肱骨外上髁炎。
日常养生:
通过按摩刺激此穴,能够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紧张和疼痛,促进肌肉的放松,消除疲劳感。

十三、手五里穴。

功效主治:
具有疏经利节,调和气血作用。主治咳嗽、咳血、心下胀满、中风偏瘫、治肘臂疼痛挛急、寒热疟疾、瘰疬等。
取穴定位:
位于人体的臂外侧,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,曲池穴上3寸处。
配伍应用:
1、配曲池、通里、中渚,治手臂红肿疼痛、肘臂挛痛。
2、配臂臑,有豁痰行瘀的作用,治瘰疬。
3、配太溪、大钟、照海、二间,有解困醒神的作用,主治嗜睡。
4、配少海、曲池,治肘关节痛。
日常养生:
1、用点穴棒或食指按压,每次3~5分钟。按压时力度要适中,力度不宜太大,能通经活络治肩膀上的疾病,如肩膀沉重、肩周炎等。
2、经常用拇指指腹按揉,每次1~3分钟,能改善颈、肩、手臂的血液循环,对上肢有很好的保养作用。按摩时要注意把控力度。

十四、臂臑穴。

功效主治:
具有通经活络、理气消痰、清热明目的作用。主治眼部疾病、手臂肿痛、上肢不遂、肩周炎等。
取穴定位:
在臂外侧,三角肌止点处,在曲池与肩髃连线上,曲池上7寸。取穴时,嘱患者坐位,屈肘,握拳,在臂外侧,起点为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半,中部肌束起自肩峰,后部肌束起自肩冈,止点为肱骨三角肌粗隆,即三角肌止点处。
配伍应用:
配风池、睛明,治眼部疾病。
日常养生:
1、将艾灸条对准此穴,距皮肤2~3厘米,每次灸5~10分钟,对白内障、视神经萎缩有辅助疗效。
2、日常按揉此穴3~5分钟,可缓解颈、肩部酸痛。

十五、肩髃穴。

功效主治:
具有疏经通络,理气化痰的作用。此穴是治疗上肢不遂和肩关节疾病的首选穴。主治上肢不遂、肩痛不举;还可治风热、瘾疹、瘰疬、四肢热、瘿气、乳痈等。
取穴定位:
上臂外展平举,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,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;或垂肩,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,在骨缝间取穴。
配伍应用:
1、配风门、中渚、大杼,治背及肩臂肿痛。
2、配臂臑,治臂细无力、手不得向头。
3、配曲池、列缺、合谷、手三里、环跳、风市、委中、绝骨、丘墟、阳陵泉、昆仑、照海,治半身不遂。
4、配曲池、合谷、曲泽、手三里、环跳,治隐疹。
5、配支沟、足三里、手三里,治瘰疬。
日常养生:
取仰卧位,放松肩膀,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揉本穴或者以中指指腹点揉本穴,每次3-5分钟。自我按摩时先将对侧手搭于肩上,四指尽量展开抓牢肩部,掌心贴紧肌肉,用大拇指在此穴作旋转按摩,对肩周炎、颈椎病等疾病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。

十六、巨骨穴。

功效主治:
具有通经活络,化痰散结的作用。治疗肩臂挛痛、臂不举、瘰疬、瘿气等病症。
取穴定位:
在肩端上,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处;正坐垂肩,在肩锁关节后缘,在锁骨与肩胛冈形成的叉骨间取穴。
配伍应用
1、配天牗、缺盆、神道、大杼、天突、水道,治肩背痛。
2、配前谷,治臂不举。
3、配孔最、尺泽、鱼际,治咯血。
日常养生:
1、用对侧手的中指指腹按揉患侧穴,直至患侧感到热或局部有酸麻感,能够缓解肩臂拘挛带来的不适。
2、经常用中指指腹按摩此穴,每次1~3分钟,对咽喉和耳部非常有好处,能缓解咽喉肿痛,预防听力减退。

<section style="margin: 16px 8px;padding: 0px;outline: 0px;max-width: 100%;color: rgba(0, 0, 0, 0.9);font-family: system-ui, -apple-system, Bl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