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之后,温度渐降,金风送爽,雨水次数开始减少,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。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渐退,阴气渐生,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。按照中医五行学说,人体内的脏腑功能随季节变化和演绎,气血运行不同,养生的重点就不同。肺在五行属金,通于秋气,秋天和肺气相应。肺叶清虚而娇嫩,通过鼻与外界相通,易受外邪侵害,又不耐寒热,被称为“娇脏”。秋燥易伤肺,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,有的还会出现咽干咳嗽的现象,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,部分人的皮肤还会干燥脱屑。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,减少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。
主宣发肃降
。肺失宣发,会出现呼吸不畅、胸闷喘咳,鼻塞、喷嚏、恶寒、无汗等症状。肺失肃降,常出现呼吸短促、喘息、咳痰等症状。
主气,司呼吸
。肺不好会导致呼吸异常,气机不畅,出现少气懒言,精神萎靡的症状。
朝百脉
。肺参与血液运行,肺气虚弱或壅塞会导致心血运行不畅,甚至血脉瘀滞,出现心悸胸闷、唇青舌紫等症状。
通调水道
。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。肺功能失常会导致汗、尿不能正常排泄,出现汗少、浮肿、咳嗽、尿少等症状。
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不好会连累大肠
,使得大肠无力,排便不畅,导致不能正常代谢身体废物,出现便秘,大便不畅的症状。
在体合皮,其华在毛
。皮肤和毫毛都有赖于肺的滋养和温煦,皮肤的好坏和汗孔的开阖与肺的宣发密切相关,肺部功能不好时,会导致皮肤的细胞新陈代谢功能紊乱,可能会引起各种皮肤问题,如枯燥、粗糙、起皮屑、毛孔粗大等;容易引起过敏的发生,如皮肤红疹、风团、瘙痒等。所以,女性想要好好保护皮肤,应当重视对肺部的护理。
秋天天气干燥,导致体内津液不足,容易出现大便干、咳嗽等症状,最好多吃一些具有滋阴、养肺、生津功效的食物,如百合、荸荠、银耳、山药、秋梨、蜂蜜等。多吃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,缓解大便干燥的情况。秋季饮食还要注意“少辛增酸”,少吃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蒜等;多吃些像苹果、葡萄、柠檬、山楂等酸味食物,以助肝气,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。
秋季早晚凉、昼夜温差大,伴随着秋雨的来临,气温会逐渐降低。要及时添减衣物了,不可盲目的 “春捂秋冻”。养成勤开窗,多通风的好习惯,保持室内空气对流,多让肺呼吸新鲜空气。
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。情绪比较低落或焦躁时,会呼吸急促导致肺泡不断扩张,会影响肺部健康。可以多与朋友来往,或多到户外活动、唱歌,保持心情愉快;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。中医还有“常笑宣肺”一说,不同程度的笑,对呼吸器官、胸腹腔、内脏、肌肉等有一定的协调作用。尤其是对呼吸系统,大笑可以扩张肺部,而人在笑的时候还会不自觉的深呼吸,有助于清理呼吸道,使呼吸更畅通。
运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肺活量,提高身体免疫力,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肺功能。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好量,尽量选择舒缓的运动,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锻炼项目。例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、慢跑、快走等。
腹式呼吸法:伸开双臂,尽量扩张胸部,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,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,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。
缩唇呼吸法:快速吸满一口气,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“吹”出,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,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,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。
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,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。宜选择空气清新的、气候适宜的天气进行。
日常拍打肺俞穴,可养肺补气。肺经不通导致的咳嗽,可拍打云门穴、中府穴、肺俞穴。经常咳喘,肺气不足,可按摩经外奇穴——定喘穴。定喘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,旁开0.5寸处。肺热导致的咳嗽、有黄痰,口干、口渴、早醒失眠等。可刮拭左右手臂的肺经;点按少商穴;揉捏列缺穴。结合天师府祝由医学按摩术、点穴术、丹道疗愈术等,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秋季养肺正当时,还可减少冬天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。愿大家在生活中积极调理,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美好金秋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