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立春日吃春饼称为“咬春”,用面粉、饭米摊成薄饼,把葱丝、萝卜丝、芹菜丝等放在薄饼上裹成卷,蒸熟或者油炸,取名春饼,立春吃春饼,是人们对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美好祝愿,寓意着五谷丰登,也是春天的象征,并将它互相赠送,取迎春之意。 ——立春时“迎春”也是一项传统习俗,事先须做好准备,进行预演,俗称演春。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。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。迎春设春官,并预告立春之时。过去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、春牛图,清末《点石斋画报》上的“龟子报春”、“铜鼓驱疫”,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。立春后,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喜欢外出游春,俗称出城探春、踏春,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。 ——“打春”,即打春牛,亦称“鞭春牛”,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,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,盛行于唐、宋两代,以桑木等为骨架做成春牛,立春日将春牛打碎,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。通过打春牛之俗,提醒农人,春天已到,应该不违农时,及时播种谷物,祈愿一年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。一、节气习俗
咬春
迎春
打春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