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我们介绍了“中土五行”模式的结构及其与五脏的对应关系。五行源于阴阳,阴阳源于一气,运动不息是气的基本特性之一,五行便与气的运动有关,而人体内同样有气之变化。

气机升降与太极图

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生灭终始都是气的运动变化所展现的现象。气的运动,称为气机,升与降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,《开天经》曰:“清气上升为天,浊气下降为地。”

气机升降并非是无限上升和无限下降的,而是升已而降,降已而升,如电梯升降到两端后只能反方向运行。当然,自然界的气机升降并非如电梯般垂直升降,而是像太阳一样东升西降,每天在天空中转圈,最能形象表现这一运动形式的模型便是太极图。

以常见的阴阳鱼太极图为例,白鱼为阳,代表气之上升;黑鱼为阴,代表气之下降。虽然太极图是一张静态图,但它表达的其实是气机的动态变化,气上升到最高处开始下降,即阳极生阴;下降到最低处又开始上升,即阴极生阳,循环往复,如环无端。

四象与四行、四季

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”,何为四象?《周易本义》解释为少阳、老阳、少阴、老阴;《周易正义》说:“两仪生四象者,谓金木水火”;《周易集解》曰:“四象,四时也。震春、兑秋、坎冬、离夏”。

从太极图上看,气从最低端开始上升,升于左则为少阳,为春,为木;到达最顶端则为老阳,为夏,为火;气降于右则为少阴,为秋,为金;气降到底端则为老阴,为冬,为水。

中土五行与人体气机

上篇我们说到五行对应五脏,肝为木,在左;肺为金,在右;心为火,在上;肾为水,在下;脾为土,居中央。五脏与上文气机升降对应则:肝、心主升,肺、肾主降。在中土五行模式里“土”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?

清代黄元御《四圣心源》曰:“祖气之内,含抱阴阳,阴阳之间,是谓中气。中者,土也。土分戊己,中气左旋,则为己土;中气右转,则为戊土。戊土为胃,己土为脾。己土上行,阴升而化阳,阳升于左,则为肝,升于上,则为心;戊土下行,阳降而化阴,阴降于右,则为肺,降于下,则为肾。”

万物因气而化生,物之来源则称为“祖气”,黄元御认为体内气机升降由中气带动,脾胃之中气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。黄氏在其著作中进一步指出,中气旺盛则人体不易生病,中气衰则可能发生木郁、金滞等症。

在用药方面,中土五行气机变化之说还可与药物的升降浮沉规律结合。如气机左升受阻可用主升药当归、白芍等,气机右降受阻可用主降药麦冬、五味子等。同时,黄芪、甘草、白术等中土药亦是气机运转之秘药。

“中土五行”模式,以土居中央、木火金水分布四方为框架,以脾胃中土气为枢纽,带动体内之气周流运转。人身之病复杂多变,再完美的理论也需辩证施治,然中医之难,难在准确辩证,道医之术可直接从“气”的层面明辨五脏气之盛衰,再运用药物、针灸等手段通畅气机,问题便迎刃而解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