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,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,道教文化包罗万象,不仅有斋醮科仪、丹道等道法,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、科学、医药学等多个方面,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,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,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。千年以来,很多道士留下了很多意蕴深长的道教诗歌,本期就为大家介绍几首。
道法于身不等闲,思量戒行彻心寒。
千年铁树开花易,一入酆都出世难。
无根树,花正幽,贪恋荣华谁肯休。
浮生事,苦海舟,荡去飘来不自由。
无边无岸难泊系,常在鱼龙险处游。
肯回头,是岸头,莫待风波坏了舟。
这首诗词是节选自张三丰的《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》。张三丰不仅是传说中太极拳的创始人,更是道教的一代宗师,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。他曾经说“玄学以功德为体,金丹为用,而后可以成仙。”就是不能只管自己炼丹,还要通过积累功德才可以得道成仙。这首诗词里说:人的生命好比是无根之树,虽然上面有娇艳的花朵,但是终究会枯萎。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过眼云烟,希望人们不要贪恋,而是及早回头,认真修行。
糊里糊涂度年岁,糊涂醒来糊涂睡。
糊涂不觉又天明,复向糊涂埋心肺。
明明白白又糊涂,糊涂饮酒糊涂醉。
世人难得不糊涂,独我糊涂有真味。
法法,法元无法;空空,空亦非空。
静喧语默本来同;梦里何曾说梦。
有用,用中无用;无功,功里施功。
还如果熟自然红;莫问如何修种。
这是张伯端的一首词,张伯端,字平叔,号紫阳山人,浙江天台人,他主张“性命双修”,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。这首诗的意境超然物外,所谓的“空”并非是真正的空,而是内心的清静,是消除无谓的贪欲。人生如梦境一般,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回到本真,在修行的过程中,不必强求,顺其自然即可,就像树上结的果子,到了成熟的时候,自然就会变红了。
作为历史上著名高道的传世之作,上述四首诗词从不同角度阐释修行奥义,为后世修道之人开启了方便之门,惟反复诵读方能更觉含义隽永。希望诸位同修常常领悟,身体力行,早日进入更高的修行境界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