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长津湖》正在热映,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长津湖战役为背景,讲述了一段71年前,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,在极寒严酷环境下,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,挑战极限,用武器战胜机械化部美帝,扭转了不可逆反战场态势,打出了军威国威铿铿中华民族神威,打破了不可战胜的神话。

特别是在“死鹰岭”的高地,美军浩浩荡荡通过时,伏击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却没放一枪一弹,他们早已在整夜伏击中冻成“冰雕”——仍然保持战斗姿势,随时准备开枪。零下40度的寒冬里,身着薄棉衣、脚穿胶鞋的战友们巍然不动,最后被冻成了冰雕。
或许美军永远都无法明白,是什么支撑着志愿军将士在那样的条件下与他们拼死战斗,前面的倒下了后面跟着上,以排山倒海的力量、视死如归的气概冲锋,那个支撑着将士们战斗到底的东西到底叫什么。
只有两个字,信仰。
说到信仰,也必然躲不开一个词,那就是迷信。
信仰重在本身,是去学习先贤、认识自然、改造自然的态度,七分虔诚中,带有三分质疑,允许对原有信仰纠错,传承与发展并重,尊重与自己不同信仰的人。
迷信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盲目地信仰或崇拜,迷信重在复制,不要求你多么聪明,只要求你一味的听从,不允许质疑,仇视与自己不同信仰的人。
迷信让人丧失理性,让人放弃生活的主动权,并将之交付给他者,让自己在精神上成为他者的奴隶,自甘堕落,而信仰则让人发展理性。
如今社会,信仰有何用?
罗曼罗兰曾说:“人这一生, 最可怕的敌人,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。”人若没有信仰,就没有了方向,没有方向就会让人产生迷茫,心灵空虚而脆弱,对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底线和敬畏。
缺乏信仰,这是现今社会存在的问题,也是文化的缺失。而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承担着人类精神信仰提升的社会责任。
信仰需要去感悟,去感知,去体悟。因为有了信仰,很多人的病痛就真的减轻了;因为有了信仰,很多人的社会关系就改善了,福报也就来了;因为有了信仰,有些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。
真正的信仰,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,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,并且愿意不断提升自我,在社会生活中,既不追求功利的入世,也不专注悲观的出世,而是主动承担起生活的一切责任,让自己变得更好,这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。
就如师门一直教导我们,要心存感恩、努力精进面对工作、生活,不可逃避生活。以法入道,追求心性、智慧、身体改变,并以正统道教思想为纲领,积德、守戒,秉道而行!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