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从起源看,中医由“上帝”(神)所授。
二、中医的传承方式具有“神性”。
帝曰:“善。无失之,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,而道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长久,以教众庶,亦不疑殆。医道论篇,可传后世,可以为宝”。
雷公曰:“请受道,讽诵用解。”
黄帝祝曰:“今日正阳,歃血传方,有敢背此言者,必受其殃。”雷公再拜曰:“细子受之。”黄帝乃左握其手,右受之书,曰:“慎之慎之,吾为子言之。”
黄帝闲居,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:“余已闻九针之经,论阴阳逆顺,六经已毕,愿得口问。”岐伯避席再拜曰:“善乎哉问也,此先师之所口传也。”
三、中医治疗更注重患者的“神”。
第一层“神”的含义是指:一切自然现象(包括生命)的内在规律。
第二层“神”的含义是指:人内在的生命力及外在表现。
第三层“神”的含义是指:人的思维、意识、感知力、情绪、意志。
所以真正懂医道的大家,治病时除考虑形而下的气血、经脉、脏腑和阴阳、虚实、寒热、表里之外,可能还会着重考量病人的精气神、外感内伤、情绪郁结,甚至流年、居家风水等等形而上的因素。所以在治疗过程中,除了常规的针灸、汤药、砭石、推拿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治病手段,比如画符、念咒、祝由以及调理家居办公等场所的内部环境设置等。
四、中医的“神技”促进了对人体的认知。
扁鹊的“洞垣之术”与华佗的“神目”
:明代孙一奎在《医旨绪余》中论述三焦是无形时,就提出扁鹊和华佗的特异功能作为证据。当时医界流行南宋陈无择的“三焦如手掌大”的“三焦有形说”。孙一奎就提出反证,举出历史记载扁鹊有“洞垣之术”(隔墙看人脏腑),为何扁鹊不说三焦如手掌大,反而说三焦是“无形之气”呢?
张元素的“奇梦”
:金代张吉甫为张元素所著《医学启源》写序时透露,张元素有一个奇特的梦,有天晚上在睡梦中,有人用斧头、凿子将他的心窍打开,然后放进好几卷书,书名是《内经主治备要》,然后突然惊醒觉得心口很痛,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不敢告诉其他人。但是从此之后张元素心目洞彻(一种特异功能,包括他心通与天目),完全通晓黄帝、岐伯与扁鹊的学问,并首创中药的升降浮沉与归经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