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了,小编所在的地区最高温度已没有夏季那么炽热,但昨天早醒时分一睁眼就感觉鼻腔内火烧火燎,气管也有一点不舒服。虽然太阳的暑气消减了,但秋天的“燥”气如约而至,呼吸道的不适症状提醒着我入秋后要内外兼施,采取身心同养的保健手段滋阴润燥,养护肺脏,才可安然过冬。

一、为什么要在秋季养肺

肺主气,司呼吸,开窍于鼻。对应自然界的秋季,与肺气相应,故外感燥邪多从肌肤、口鼻而入,其病常从肺开始。肺为娇脏,在生理上,吸之则满,呼之则虚,属于人体五脏六腑之华盖,百脉之所朝会。
肺的主要功能一个是宣发,发人体需要的清气,这样每一个毛孔才得以滋润。一个是肃降,降人体不需要的废气,所以我们的大小便才正常。但肺又是娇脏,易感受秋燥之邪,引起各类不适。秋季肺功能处于旺盛时期,对于平素肺功能不佳的人,秋季是养肺的好时机。

二、秋燥都会有哪些症状?

“燥”是秋的主气,以其天气不断肃杀,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,以致出现秋凉而干燥的气候。这时人体的皮肤、呼吸道等黏膜水分蒸发较快,人就感觉到干燥。
燥易伤肺,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、口舌干燥等症。肺津伤则见口干、舌燥、咽痛、目涩、鼻出血、干咳少痰、皮肤粗糙、大便干结等症状。
短时间外感咳嗽,不一定伤肺,但久咳必伤及到肺。因此,秋令时节应注意滋养肺脏,防止秋燥伤肺,使肺气得清,呼吸平和,把握好养收之道。

三、秋天如何调养肺气?

《黄帝内经》“肺主一身之气”,《难经》也说:“气是人之根本也”。“秋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敛藏之势,收藏阴气,使精气内聚,应防止劳伤太过,致使津气耗散。

1、按摩养肺:

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,有热感后,用拇指外侧沿鼻梁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,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(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)20次,每天早晚各做1~2组。这个小动作可有效地增强鼻子的耐寒能力,对治疗伤风、鼻塞不通也有很好的效果。
按天突穴此穴位于颈部,当前正中线上,两锁骨中间,胸骨上窝中央处。每天用双手按压天突穴10-15次,此按压方法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。
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,两膝自然分开,双手放在大腿上,头正目闭,全身放松,意守丹田。吸气于胸中,两手握成空心拳,轻叩背部肺俞穴(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两指宽处)数十下。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。持续约10分钟。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,且可疏通脊背经脉,预防感冒。

2、饮食养肺:

在五味之中,酸味就能过帮助养肺补肺,辛味,则会导致肺脏发散。所以在秋天应该多吃一些能够酸味的食物,同时少吃一些像葱姜蒜这样味道刺激,偏辛辣的食物。秋燥比较的容易诱发呼吸道的不适,所以应该多吃些,像银耳、红枣、山药这样能够生津润肺的食物,避免出现干咳以及声音嘶哑的症状。再者多吃上述的食物,也能够避皮肤过于干燥,还可以预防便秘。

3、起居养肺:

进入秋天后,人的起居也要改变,以便能够适应秋季自然界的阴阳变化。因为这时候阳气外泄的比较严重,所以一定要注意尽量不熬夜,早晨勿睡懒觉,避免体内阳气过多的损伤,导致肺脏的损伤。在睡觉的时候,尽量就不要再吹空调或者是电扇了,因为在夜间是最容易受寒的,容易损伤到肺脏。

4、情志养肺:

悲秋易伤肺,秋风、秋雨、落叶、凄凉,秋天常给人一股肃杀之气,尤其是天气突变时,令人生愁。不良情绪的刺激,容易影响人体身心健康,特别是对肺的影响和伤害是很大的。因为舒畅的心情是对肺脏的健康大有裨益的,所以想要肺脏健康一定要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。平时多与朋友家人聊聊天,抒发心中的不快,也可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,这样能够帮助减少不良的情绪。

5、运动养肺:

秋高气爽,非常适合运动,可以有效锻炼肺部。在实际进行运动锻炼时,还应注重动静结合。首先动具体是指在运动养肺时做一些有氧运动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登山、骑车等,中老年还可以选择打太极拳、五禽戏等传统体育保健运动,能够逐步改善人体的肺部功能。
所谓“静”是以静坐呼吸吐纳为主,吸气进入丹田,略存一存,然后才能收腹呼气。作用在于吸入空中太和之气,注润丹田积蓄下来,也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,有利于增大肺活量,增强肺部活力。
上述养肺的方法中,很多都可以与祝由按摩术点穴术、五气朝元功法、丹道疗愈术等相结合,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何动、如何静、如何吃,其实就在每日的修行与练功当中,我们只需要根据四时变化简单的做一些调整即可。
文字整理/华苏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